校长专访丨复旦校长许宁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作为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 复旦大学供图
◆ 复旦大学要在2020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上,再经过10~15年努力,学校整体水平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 面向全体学生打造拔尖人才培养的环境,目的就是要让主动进取、积极有为的学生脱颖而出
◆ 我国集成电路还面临创新能力和高端制造能力缺乏、优秀人才不足等瓶颈。复旦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勇担使命、积极有为
◆ 此文为《瞭望》新闻周刊“高校校长专访”系列报道的第二篇,此前已刊发:
◆ 从今年第32期至今,本刊已专访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和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瞭望微信将陆续刊播
原题《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复旦当勇担使命 专访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宁生》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吴振东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复旦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重镇,近年在服务国家战略、承担国家使命上发挥着率先引领作用。学校提出,要在2020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上,再经过10~15年努力,学校整体水平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一流’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我们最看重的本科教育,就是要培养担当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建设者、接班人;我们将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让‘高原’之上涌现更多‘高峰’;我们还将布局和抢占世界科技发展制高点,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努力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复旦大学已经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一流大学这一百年梦想,将时刻牢记使命,坚持守正创新,不断追求卓越,谱写新的奋斗篇章。
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培养拔尖人才
《瞭望》:教育部去年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复旦大学在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培养拔尖人才方面,当前和今后有哪些举措?
许宁生: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2017年,复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制定并实施《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2018年9月学校党代会明确提出复旦大学的学生要具有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
复旦大学面向全体学生打造拔尖人才培养的环境,目的就是要让主动进取、积极有为的学生脱颖而出。为此,我们根据“大类招生、通识教育、专业培养、多元发展”原则构筑了厚基础、高质量的“2+X”本科培养体系。“2”就是从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两方面打牢个人发展基础;“X”是指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专业进阶、跨学科发展、创新创业等多元发展的路径。
在“2+X”本科培养体系中,学校为拔尖人才成长专门设置了侧重专业发展的“本科荣誉项目”。项目以富有挑战性的荣誉课程和高标准的科研实践为核心,来培养既具备深厚专业基础,又具有前沿学术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对本科生来说,他既可以选择自己专业的荣誉课程,进行深度学习,也可以辅修,挑战双学位,只要他觉得自己学有余力,学校就给他学习的一切机会。同时,学校也鼓励和支持最优秀的学者开设荣誉课程,把最前沿的成果变成教学资源。现在,不少国内优秀学者及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走上了荣誉课程的讲台。学校打算在今年9月,把“本科荣誉项目”拓展至全校21个院系,计划在明年覆盖所有院系。
下一步,复旦大学在按既定计划提升本科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将围绕国家重点需求、学科发展,重点在一流本科专业布局与建设、打造金课、更加注重教学质量管理反馈、跨学科跨专业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力度,用5至10年时间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本科培养质量要求。
《瞭望》:复旦大学是国内率先开展通识教育的高校之一。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复旦通识教育有哪些目标?今后将如何推进?
许宁生:复旦大学从2005年起开始推行通识教育,可以说是国内较早开展通识教育的高校。2014年开始,我们提出了通识教育2.0版本的概念,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建设期,正在着力打造“有魂、有根、有效”的新通识教育体系。
首先,我们明确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通识教育,核心目标还是育人,并且要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因此,学校将充分发挥通识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实现“课程思政”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全覆盖;强化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深层协同,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高尚品德,达到“知识育人、思想育人、行为育人”的目标。
其次,通识教育要更注重“质量为本”,改变通识教育就是科普教育的印记。目前,学校已经初步形成“复旦通识”的课程标准和规范,夯实了“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制度和助教制度,建立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接下来,我们要求所有核心课程都达到该标准和规范,形成示范推广。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通识教育也是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还将积极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机制,改变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认识误区。这就要求,“2+X”本科培养体系要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提供更多组合模块,要在今后越来越多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体现。我们希望通过这项革新,使复旦大学培养的学生既有某个领域的专长,又有跨学科、跨文化的理解力和方法论训练,有很强的自我学习和拓展能力。
在学科“高原”上崛起更多“高峰”
《瞭望》:学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对学科建设提出了明确目标,比如在2020年之前基本完成新工科布局,学科融合创新形成新兴学科等。在你看来,复旦大学学科建设的重点和特色是什么?围绕这些新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会有哪些变化?
许宁生:我们提出要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在学科“高原”上崛起更多“高峰”,到2020年,复旦大学文、社、理、工、医五大学科板块优势明显,学科融合创新特色突出,新兴学科门类形成新优势,半数以上学科和整体学术创新能力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在这个目标下,学校将以“双一流”为核心目标,重点建设27个“拟建设一流学科”,带动一级学科重点发展、融合发展和特色发展。
学科门类全、基础厚,这是复旦大学的优势。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学校将重点强化新工科布局。
一是勇攀高峰。就是要瞄准“一流育人质量、一流学术成果、一流社会贡献”目标,鼓励各建设学科从学术前沿发展、国家重大需求和培养“高精尖缺”人才的要求出发,扩展学科优势,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
二是融合创新。就是要促进合作、促进交叉、融合,发挥综合性大学整体优势。比如,复旦积极响应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和张江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的要求,加快建设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在生命、信息及其交叉领域已逐步形成重大项目和人才聚集、重大科学问题和核心前沿技术创新研究的高地。学校还以新工科建设和“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为抓手,聚焦类脑智能科学技术、智能医疗与精准健康科学技术、超越照明科学技术等,打造新工科育人、研究与学科体系,推动系统化、集成化的跨学科多领域合作。
去年8月,《自然·纳米技术》在线发表了我校张凡教授的科研成果。他提出,将近红外荧光寿命成像技术运用于活体多重检测当中,有望成为一种全新的肿瘤诊断方法,即无需通过手术切片操作,就能实现更为精准的诊断。据我所知,张凡来自复旦化学系,其团队成员来自化学、物理、医学等多个学科。这就是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创新活力迸发的生动案例。
又比如,今年4月,复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的团队宣布,综合运用语言学和遗传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分析方法,揭示世界第二大语系汉藏语系起源及分化的时间和地点。相关成果以原创性研究论文形式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这也是中国语言学研究领域首次在《自然》杂志发表科研成果。
同时,学校针对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等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关键领域,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增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保密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探索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能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的科学工程师。
2019年,我们学校在本科普通批(本科第一批)中新增“工科试验班(新工科本研贯通)”招生大类,下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计划各招生30人。“工科试验班”专业新生,可享受达到直研基本要求免试直研的优惠政策,以及产学研融合培养、出国交流和荣誉项目培养的特色培养计划等。
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提供制度保障
《瞭望》:近年来尤其去年以来,我们看到复旦大学高端科研成果密集涌现,也是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的常客。学校通过哪些工作,激发了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活力?
许宁生:高校的科技创新不能只盯着扩大一个学校的学术国际影响,更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并据此打造科技创新的完整链条。
复旦大学一直坚持自主原始创新,支持把原始创新变成服务国家和民族进步发展的动力。近年来,复旦大学涌现出一批体现原始创新的科研成果,比如去年物理学系修发贤课题组,在拓扑半金属砷化镉纳米片中观测到了由外尔轨道形成的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的直接证据,迈出了从二维到三维的关键一步。去年12月17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
在自主设置的科研项目方面,学校制定了“先导项目”和“先锋项目”,评审指标主要考虑申请项目与国家支持方向的贴合度,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等都不作为评审标准。
学校还制定了《复旦大学重大贡献绩效奖励实施办法》,奖励范围不仅包括高水平论文,还包括重大科研成果和重大教学研究项目、重大教学成果等奖励,论文类仅占总奖励的30%左右。奖励对象也不仅是项目首席专家,而是整个团队。我们希望这些举措能够促进各类科研人才瞄准世界一流,潜心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不断探索。
目前,学校各院系都建立了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的课题组管理新模式。用人制度上充分放权、自主管理;分配制度上以投入产出比和代表成果作为导向,这进一步增强了科研人员的获得感。复旦还在国内高校中较早建立了一支稳定、专业的科研管理服务队伍。一些海归学者说,比起国外同行,复旦的项目申请耗时相对更少,更加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作为
《瞭望》:上海科技资源雄厚,并担负着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的重要任务。复旦大学在赋能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我国关键性技术攻关上有何规划或举措?
许宁生:中央提出了“聚焦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着力提升集中度和显示度”的号召。复旦大学积极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主动调整张江校区功能布局。2017年10月正式启动了“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建设,深度融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张江科学城建设。我们明确,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就是要在基础科研领域做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具体来说,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目前已经启动了下面几项工作:
一是聚焦“国际人类表型组重大科学计划”,带动上海精准医学领域的综合研究实力达到国内领先,形成全球影响力;
二是建设“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带动相关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围绕集成电路核心关键技术组织研发,培养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急需的高端人才,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建设“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启动“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应用研究”上海市级科技重大专项,面向类脑智能在医疗、物流、电网、机器人等重点产业示范创新应用,持续推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创新成果。
《瞭望》:“中国芯”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广受关注,你本人也担任上海市科协集成电路专业委员会主任一职。请以集成电路为例,介绍一下复旦大学在解决这项“卡脖子”技术上的思考和作为?
许宁生:集成电路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体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高端芯片依然严重依赖进口,加上一些发达国家管制加剧,长远来看只能依靠发展“中国芯”。现状是,我国集成电路还面临创新能力和高端制造能力缺乏、优秀人才不足等瓶颈。
在集成电路领域,近20年来最重要的革命性技术,不少都诞生于高校。复旦是我国最早开展微电子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如今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更应勇担使命、积极有为。我们在目前国内唯一的集成电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陆续建设了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长三角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为我国集成电路源头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就在今年5月,我校研究人员取得了一项创新成果——他们发明了让单晶体管“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的新逻辑结构,使晶体管面积缩小50%,存储计算的同步性也进一步提升。如果成功产业化,将推动集成电路向更轻、更快、更小、功耗更低方向发展。这些成果更坚定了我们的理念,即复旦大学的集成电路研究要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卡脖子”问题和抢占技术制高点为目标,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把关键技术突破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具体来说,一是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复旦将基于集成电路工艺器件的基础研究,结合学校集成电路EDA软件、设计、测试的优势,实现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加快缩短我国与世界领先技术的差距。二是加强集成电路产学研协同创新。现在我国集成电路龙头企业研发能力相对薄弱,基本处于“跟跑”状态,我们将持续联合企业实现“卡脖子”集成电路核心技术突破,加快实验室先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第三是大力推动集成电路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将坚持人才培养与产业建设互动,探索这一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机制、新体系,力争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引领推动和组织实施集成电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领军人才。LW
刊于《瞭望》2019年第33期
延伸阅读
☞ 校长专访丨浙大校长吴朝晖:“后工业化时代”人才培养需要“范式革命”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杨琳
编 辑 | 唐朵朵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